從疼痛位置到尿液顏色,一次看懂身體求救訊號
一、泌尿道結石的典型症狀:身體在告訴你「石頭卡住了」
結石造成的症狀取決於「卡住的位置」與「是否引發感染」,以下是常見警訊:
1. 劇烈疼痛:像刀割或電擊的痛感
腎臟結石:鈍痛感在背部肋骨下方,可能間歇發作。
輸尿管結石:突發性側腹劇痛(俗稱「腎絞痛」),痛到冒冷汗、坐立難安。
疼痛特徵:可能輻射至下腹、鼠蹊部,男性患者甚至會痛到睪丸。
💡 為什麼會這麼痛?
結石卡住輸尿管時,腎臟產生的尿液無法排出,導致壓力驟升引發劇烈疼痛,類似「水管阻塞後水壓爆表」。
2. 血尿:尿液顏色透露危機
肉眼可見血尿:尿液呈粉紅色、紅色或可樂色。
顯微性血尿:尿液外觀正常,但檢查發現紅血球(需驗尿確認)。注意:血尿可能在疼痛後出現,但「無痛性血尿」也可能是結石或腫瘤警訊!
3. 其他伴隨症狀
症狀 | 可能原因 | 危險程度 |
---|---|---|
頻尿、排尿刺痛 | 結石刺激膀胱或尿道 | 中度,需盡快檢查 |
噁心嘔吐 | 劇痛引發自律神經反應 | 高度,可能需緊急處置 |
發燒畏寒 | 合併泌尿道感染 | 緊急!立即就醫 |
二、沉默的結石更危險!無症狀患者的隱形危機
⚠️ 注意:約30%腎結石患者沒有明顯症狀,直到健康檢查才發現!
- 高風險族群:曾長過結石、慢性腎病、長期服用鈣片或維生素D者。
- 隱形殺手:結石長期阻塞可能導致「腎水腫」,悄悄損害腎功能!
三、這些情況請立刻掛急診!
當結石合併以下症狀,可能引發敗血症或急性腎損傷,務必立即就醫:
- 🔴 發燒超過38.5℃ + 畏寒顫抖 → 感染性結石引發「尿路敗血症」。
- 🔴 完全無法排尿 → 雙側輸尿管阻塞或尿道結石,恐致腎衰竭。
- 🔴 劇痛伴隨持續嘔吐 → 脫水加劇腎功能惡化。
- 🔴 意識模糊、血壓下降 → 敗血症休克前兆,死亡率高!
四、就醫前該如何應對?3招緩解不適
- 記錄症狀:用手機拍下尿液顏色、記錄疼痛時間與位置。
- 適度止痛:可短期服用醫師開立的消炎止痛藥(勿自行買成藥!)。
- 補充水分:小口喝溫水,每天至少2000c.c.(除非已無法排尿)。
五、醫師如何判斷嚴重程度?急診處置流程
到院後醫師會依症狀啟動「緊急評估三步驟」
1. 生命徵象檢測:血壓、心跳、體溫(確認是否休克或感染)。
2. 影像檢查:
孕婦或兒童改做超音波。
3. 感染指標檢測:驗尿(白血球、細菌)、抽血(白血球、發炎指數)。
結石症狀可能與其他急症(如闌尾炎、子宮外孕)相似,切勿自行診斷!
3. 感染指標檢測:驗尿(白血球、細菌)、抽血(白血球、發炎指數)。
緊急治療原則:
感染性結石 → 先放輸尿管支架引流尿液 + 靜脈注射抗生素。
完全阻塞無感染 → 24小時內手術解除阻塞。
六、常見疑問QA:症狀消失等於康復了嗎?
❓ 「痛了三天突然不痛,是結石排出了嗎?」
→ 可能結石移動到膀胱,或腎臟已嚴重水腫失去痛覺!需X光或超音波確認。
❓ 「尿液變回清澈,可以停止追蹤嗎?」
→ 錯!小結石可能仍卡在腎臟,需透過影像檢查確認完全排出。
建議
疼痛分級量表:用表情符號(😣→😱)標示疼痛程度與對應處置。
緊急就醫檢查表:
☑ 發燒超過38.5℃
☑ 12小時未排尿
☑ 意識不清
(勾選任一項即需立即就醫)
重要提醒:
結石症狀可能與其他急症(如闌尾炎、子宮外孕)相似,切勿自行診斷!
早期發現可避免腎功能永久損傷,疼痛是身體的警報器,請務必認真對待。
有任何疑問請留言,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: 小泌鋒嗡嗡嗡 留言或私訊,我會盡快回覆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