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

攝護腺肥大日常保養:從飲食到生活習慣,掌握6大關鍵

 


泌尿科醫師教你延緩惡化、改善排尿困擾

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常見的泌尿道問題,50歲以上男性超過半數受影響。除了藥物與手術治療,日常保養更是延緩惡化、減輕症狀的重要環節!本文整理實證有效的保養策略,幫助你從生活細節找回排尿順暢。




一、飲食調整:吃對食物,減輕膀胱負擔


1. 推薦多吃的「攝護腺好食」

  • 茄紅素:熟番茄、西瓜、木瓜(抑制攝護腺細胞增生)。
    :南瓜籽、牡蠣、腰果(維持泌尿道健康)。
    膳食纖維:燕麥、奇亞籽、綠色蔬菜(預防便祕,避免腹壓升高擠壓膀胱)。


2. 必須少碰的「地雷飲食」

  • 咖啡因與酒精:咖啡、濃茶、啤酒會刺激膀胱,加劇頻尿與急尿感。
    辛辣食物:辣椒、麻辣鍋可能引發尿道灼熱與排尿疼痛。
    高鹽高脂:香腸、炸雞會促進發炎,加速腺體肥大。


貼心提醒:每天喝足2,000cc水,但「睡前2小時限水」可減少夜尿次數!





二、運動習慣:強化骨盆底,改善排尿效率


1. 凱格爾運動(骨盆底肌訓練)

  • 動作:想像「中斷排尿」般收縮會陰部肌肉,每次收縮5秒、放鬆10秒,每日3回,每回10次。
    效果:增強膀胱控制力,改善尿不乾淨或漏尿問題。


2. 有氧運動

  • 推薦項目:快走、游泳、太極拳(每週3次,每次30分鐘)。
    研究佐證:規律運動者夜尿風險降低40%(國際泌尿科期刊, 2021)。

    禁忌提醒:避免長時間騎單車或久坐,以免壓迫攝護腺區域。





三、排尿管理:建立正確習慣,保護膀胱功能


1. 定時排尿

  • 白天每2-3小時排尿一次,即使沒尿意也要嘗試(避免膀胱過度膨脹)。
    排尿時「雙腳平放地面」,身體前傾,徹底放鬆骨盆底肌。


2. 兩段式排尿法

  • 解完尿之後,按摩下腹及大腿內側,再解一次,讓膀胱完全排空。
    適用族群:常有尿不乾淨感的患者。


3. 夜間排尿策略

  • 睡前排空膀胱,半夜起床開小燈避免跌倒。
    若夜尿超過2次,可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時間。





四、生活習慣:遠離惡化因子


1. 體重控制

  • BMI超過27者,攝護腺體積平均增加20%(美國泌尿科協會研究)。
    目標:腰圍控制在90公分以下(男性代謝症候群標準)。


2. 避免憋尿與便秘

  • 憋尿會削弱膀胱收縮力,便祕則會升高腹壓,兩者皆會惡化症狀。
    解決方案:定時如廁、補充益生菌與高纖食物。


3. 慎用藥物

  • 感冒藥:抗組織胺(如鼻塞藥)可能導致排尿困難。
    利尿劑:某些高血壓藥物會增加尿量,需與醫師討論調整時段。





五、心理調適:減壓有助改善頻尿


長期焦慮會刺激自律神經,加劇膀胱敏感度。建議:

  • 每日深呼吸練習:吸氣4秒、憋氣2秒、吐氣7秒,重複5分鐘。

  • 睡前冥想或溫水泡腳,降低夜間頻尿困擾。





六、定期追蹤:早期發現變化


自我監測指標

  • 排尿日誌:記錄每日排尿時間、尿量、急迫感(可使用手機APP輔助)。
    警訊症狀:血尿、排尿灼痛、發燒(可能感染需立即就醫)。


建議檢查頻率

  • 50歲以上:每年1次PSA檢測 + 攝護腺超音波及殘餘尿量檢查。

    • 已有症狀者:每3-6個月回診評估治療效果。






結語:保養與治療並行,效果加倍!


攝護腺肥大雖無法完全預防,但透過日常保養,多數患者能有效延緩惡化。若調整生活習慣後症狀仍未改善,請務必及早就醫,搭配藥物或微創治療,重拾順暢人生!


※ 小提醒:本文建議僅供參考,個人化療程請諮詢泌尿科醫師。


有任何疑問請留言,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: 小泌鋒嗡嗡嗡 留言或私訊,我會盡快回覆您。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