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

攝護腺肥大該做哪些檢查?從指診到PSA的完整攻略

 

「醫師,我明明只是來檢查頻尿,為什麼要伸手進去『摸』?」診間裡,60歲的李先生滿臉疑慮。其實,攝護腺檢查就像「汽車定期保養」,需要多管齊下才能精準找出問題!今天一次搞懂所有檢查項目,讓你不再害怕面對真相。



第一步:基礎問診與症狀評分

檢查從「說故事」開始!醫師會請你填寫 IPSS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,7個問題量化排尿困擾:

夜尿次數、尿流力道、排尿時間長短等
    • 總分>7分代表中重度症狀,需進一步檢查

李先生的故事

他原本只覺得「尿尿變慢」,評分後竟高達15分(滿分35),這才意識到問題不單純!



第二步:肛門指診——30秒關鍵觸診

為什麼要做?
攝護腺緊貼直腸前壁,醫師戴手套塗潤滑劑後,透過肛門「一指神功」就能:

  1. 評估攝護腺大小(正常如栗子,肥大如雞蛋)
  2. 摸出硬塊或不對稱(癌症的警示訊號)

過程會痛嗎?

  • 類似輕微脹氣感,全程僅10-30秒
    檢查後可能暫時有便意,屬正常現象

李先生的體驗

「比想像中快!醫師說我的攝護腺像水蜜桃大小,但表面平滑,應該是良性肥大。」




第三步:PSA抽血——癌症篩檢守門員

PSA是什麼?

攝護腺特異抗原(PSA)是攝護腺細胞分泌的蛋白質,數值異常可能暗示:肥大、發炎、癌症

正常值範圍

  • 50歲以下:<2.5 ng/mL
    50-70歲:<4.0 ng/mL
    70歲以上:<6.5 ng/mL

注意!這些狀況會讓PSA假性升高

  • 48小時內射精、騎單車、肛門指診後
    泌尿道感染、攝護腺發炎

李先生的報告
PSA為5.2 ng/mL(輕微超標),但合併肛診正常,醫師判斷是肥大引起,安排進一步檢查。




第四步:超音波檢查——膀胱與攝護腺的寫真集

1️⃣ 膀胱及腎臟超音波

測量「殘尿量」:尿完立刻照,殘留>100c.c.代表膀胱無力。

檢查腎臟是否水腫(尿液逆流跡象)。

2️⃣ 經直腸超音波

高解析度評估攝護腺結構,精準測量體積。

必要時搭配切片檢查(懷疑癌症時)。

李先生的數據
殘尿量250c.c.、攝護腺體積65c.c.(正常<30c.c.),確診「重度攝護腺肥大」。



第五步:尿流速檢查——科學驗證你的尿流

像測水壓一樣簡單!

  1. 憋尿後對準儀器排尿。

  2. 電腦分析「最大流速」、「排尿時間」、「尿流曲線」。

判讀標準

  • 正常:最大流速>20 mL/秒

  • 阻塞:最大流速<10 mL/秒

李先生的結果
最大流速僅8 mL/秒,尿流曲線呈斷續鋸齒狀,典型尿道阻塞!



進階檢查:哪些人需要進一步評估?

▸ 膀胱鏡檢查:直接觀察尿道狹窄處,適用反覆血尿或疑似腫瘤。
▸ 尿動力學檢查:分析膀胱壓力與功能,複雜案例才需要。
▸ 攝護腺切片:PSA>10 ng/mL或肛診摸到硬塊時進行。



醫師的檢查地圖

檢查項目    目的    適用時機
肛門指診    初估大小與硬塊    所有疑似患者
PSA抽血    篩檢癌症與發炎    50歲以上或症狀明顯者
超音波殘尿測量    評估膀胱功能    排尿不乾淨、反覆感染者
尿流速檢查    量化尿道阻塞程度    藥物治療前後比對療效


李先生的最終診斷

整合所有檢查數據:

  • IPSS 15分(中重度症狀)

  • PSA 5.2 ng/mL(良性肥大範圍)

  • 殘尿250c.c.+尿流速8 mL/秒

  • 超音波顯示攝護腺65c.c.

確診「良性攝護腺肥大併膀胱代償失調」,經討論後選擇「雷射攝護腺切除術」,術後排尿流速恢復18 mL/秒,終於擺脫「滴尿人生」!



檢查是治療的起點!

許多患者因害怕檢查而延誤治療,其實:

  • 肛門指診無輻射、無傷口,安全性極高。
    PSA輕微升高≠癌症,需搭配影像學綜合判斷。
    完整檢查僅需1-2小時,卻能換來十年順暢!

「逃避檢查,就是放任膀胱默默罷工!」
 


🔗 立即下載「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排尿日誌表


貼心提醒:檢查前48小時請避免騎單車、性行為與肛門栓劑,以確保結果準確!



有任何疑問請留言,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: 小泌鋒嗡嗡嗡 留言或私訊,我會盡快回覆您的建議或問題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