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

結石發作時,我該如何應對?

 

從疼痛緩解到緊急處置,一步步教你安全度過危機



一、結石發作的典型症狀:快速辨認身體警訊


結石移動或阻塞時,可能引發以下症狀(依危險程度分級):


症狀分級    常見表現應對措施
輕度腰部悶脹、輕微血尿居家觀察 + 預約門診
中度間歇性側腹劇痛、頻尿灼熱    口服藥物 + 24小時就醫
重度持續劇痛、發燒嘔吐、無尿立即掛急診




二、居家緊急處置三步驟


1. 緩解疼痛:正確用藥與動作
  • 藥物選擇:
    • 首選「非類固醇消炎藥」(如Ibuprofen),抑制發炎與疼痛
    • 非必要避免直接使用麻醉性止痛藥(如嗎啡類),可能掩蓋病情
  • 其他建議:
    • 熱敷於疼痛處,放鬆肌肉痙攣

2. 促進排石:科學化水分管理
  • 喝水策略:
    • 每小時喝200-300c.c.溫水,但「完全無尿時應停止」
    • 可喝檸檬水(無糖)或稀釋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
  • 動作輔助:
    • 輕度跳躍後左側臥(適用右側結石),利用重力幫助移動
    • 避免劇烈晃動,以防結石刮傷組織
3. 症狀監測:關鍵指標紀錄表
用手機或紙本記錄:
  • 疼痛發作時間與程度(1-10分)
  • 尿液顏色與排尿量(可用有刻度容器測量)
  • 體溫變化(每4小時量一次)



三、這些情況請立即掛急診!


出現以下任一症狀,可能引發敗血症或急性腎衰竭:
  1. 🔴 體溫 >38.5℃ 伴隨畏寒顫抖 → 感染性結石風險
  2. 🔴 超過12小時無法排尿 → 雙側阻塞危機
  3. 🔴 劇痛伴隨意識模糊、血壓下降 → 敗血症休克前兆
  4. 🔴 持續嘔吐無法進食 → 脫水加速腎損傷



四、急診處置流程:到院後會發生什麼?

醫師將依病情嚴重度啟動「階梯式處置」:
  • 初步評估:
    • 生命徵象監測(血壓、心跳、血氧)
    • 驗尿(白血球、細菌) + 抽血(發炎指數、腎功能)
  • 影像檢查:
    • 首選「非顯影劑電腦斷層」(5分鐘快速定位結石)
    • 孕婦改做超音波,必要時用MRI
  • 緊急處置:
    • 感染性結石:靜脈注射抗生素 + 放置輸尿管支架引流
    • 完全阻塞無感染:盡快內視鏡手術解除阻塞
    • 完全阻塞且嚴重感染:經皮腎造廔以最簡單麻醉方式做引流


五、常見迷思QA:發作時千萬別做這些事!


❓「喝啤酒可以幫助排石?」
→ 真相:酒精利尿可以短期使用,但是啤酒易和體內的鈣結合成草酸鈣,長期反而易導致結石,且啤酒含高嘌呤,恐加劇尿酸結石!

❓「自行服用利尿劑加速排石?」
→ 風險: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、脫水,甚至誘發心律不整!

❓「用力按摩疼痛部位?」
→ 危險:按摩無法改變結石阻塞!




六、特殊族群應對要點


1. 孕婦
  • 避免趴臥熱敷,改採側臥姿勢並用護脊枕支撐
  • 止痛首選Acetaminophen(如普拿疼),禁用NSAIDs
2. 兒童
  • 疼痛易誤判為腸胃炎,注意是否合併排尿困難
  • 體重調整藥量,避免過量飲水導致低血鈉
3. 慢性腎病患者
  • 控制飲水量(需醫師計算每日上限)
  • 應盡快就醫,以免腎功能快速惡化




七、疼痛緩解後的關鍵行動


即使症狀消失,仍需:
  1. 盡快回診:確認結石位置與腎功能
  2. 收集排出結石:用濾網過濾尿液,送檢結石成分
  3. 啟動預防計畫:調整飲食習慣,定期影像追蹤






醫師暖心提醒

結石發作是身體的求救訊號,疼痛緩解不等於危機解除!

及時就醫、完整評估,才能避免腎臟永久損傷。

記住口訣:『痛就醫、燒速去、尿要記』——為自己的健康做好關鍵紀錄!


有任何疑問請留言,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: 小泌鋒嗡嗡嗡 留言或私訊,我會盡快回覆您。


沒有留言: